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观点

防范生成式AI四大风险

文/陈泽奇

提要:打造负责任的生成式AI,防范合规、数据、用户以及价值风险,需要在生成式AI基础模型的设计之初就未雨绸缪,并在其全生命周期中持续领航匡正的系统性工程。

 

当今,ChatGPT的诞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浪潮,也让公众直观地感受到生成式AI的力量。但缺少规范的技术如同一个尚未辨知善恶的新生儿,在带给人类极大帮助的同时,也潜藏着新的风险。

新加坡《海峡时报》就曾报道,某科技企业工程师在借助ChatGPT处理工作时,无意中将产品核心数据输入其中,导致商业机密外泄。越来越多的ChatGPT用户也发现,在与AI对话时会收获一些细节丰满的故事,甚至言之凿凿的文献参考,但实际上这些并非真实信息,而是生成式AI的“模型幻想”(model hallucination)。

生成式AI风险何在

对企业而言,生成式AI将改变工作方式、重塑商业模式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积极探索相关应用,以期提升创新效率、实现高质增长,但生成式AI的风险同样需要引起重视。

首当其冲的就是合规风险,它贯穿于模型设计、搭建、使用各个阶段,并会产生长远的效应。比如生成式AI基于学习需要而对用户数据的留存、分析是否侵犯了个人和商业隐私以及相关数据保护法案;它在借鉴创意作品(如画作)的过程中,是否侵犯了作者版权和著作权;由此产出的作品又是否可用于商业用途;甚至使用生成式AI本身,是否违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。

同样可能在生成式AI的生命周期中出现的还有数据风险。生成式AI的运作核心是机器学习,其价值与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密切相关。如果一台基础模型长期浸染在存有偏差的数据当中,它就会被这些数据“诱导”,从而输出错误的信息或执行歧视性操作。某些群体特质也会使生成式AI为其打上固化标签,“一刀切”地去执行某些程序,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公平性。

此外,用户风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环。事在人为,生成式AI的价值高低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的人。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、流程规范来防止人类有意、无意地使用生成式AI造成负面影响。

价值风险也是企业和用户应该考虑的要点,使用生成式AI是否有违社会、企业和个人的价值文化?例如,《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》就曾指出,训练一台普通AI模型所消耗的能源,相当于5辆汽车全生命周期排放的碳总量。为此,在部署AI战略的时候,我们必须思考相关碳排放是否会减缓乃至抵消企业的零碳进程,继而有所取舍。

负责任的AI,促进业务增长

令人庆幸的是,大多数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让生成式AI“更有责任感”的重要性,并开始采取积极行动。埃森哲最新全球调研显示,97%的受访高管认为自身企业将受到AI相关监管法案的影响,77%将对于AI的监管列为优先事项。此外,有80%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将投入10%或更多的AI总预算,以满足未来的监管要求;69%的受访高管表示,其所在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负责任的AI实践,但并未将其作为运营基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受访者认为,合规的AI将为其提供额外的竞争优势——43%的高管认为这将提高他们将AI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能力,36%认为它将为竞争优势和差异化创造机会,41%认为它可以帮助吸引和留住人才。

与之相应,在2022年埃森哲发布的《AI成熟之道:从实践到实效》报告中,我们还发现,有13%的受访企业成功使用AI技术实现了超过50%的收入增长,同时在客户体验(CX)和环境、社会与企业治理(ESG)方面表现出色。相较于普通企业,这些“AI领军者”更加注重从设计企业各个环节的时候就把负责任的AI列为优先事项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