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持续发展进行时:跨越数字化分水岭
2021/09/23
2021/09/23
公共卫生危机之下,得益于国内有效的疾控措施、宏观经济调控、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完整强韧的供应链体系,中国企业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凸显出强劲的竞争力。然而,受地缘政治、全球经济态势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持续等多重不确定性的影响,中国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考验。
另一方面,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,双循环、新基建、十四五规划等政策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激活企业潜能、推动行业创新和实现可持续高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。如何抓住窗口,乘势驶入数字经济快车道,加速转型进程成为中国企业的首要关注重点。
转型领军企业比例已达16%,与其它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和营收差距进一步拉大。
埃森哲自2018年构建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以来,已连续四年追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与成果。四年来,中国各行业企业整体数字化进程稳步推进,但领军企业与其他企业间数字化差距拉大。转型领军企业不断夯实转型基础,从而在疫情大考面前凭借积累的数字能力,迅速反应,果断创新,持续扩大数字化领先优势;而其他企业则由于战略部署落后、基础薄弱、组织架构不合理、人才不足等因素,往往采取小修小补的方式部署数字化,难以充分挖掘数字化价值。
研究显示,随着转型领军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持续扩大,转型领军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营收增速加速分化,差距从公共卫生危机前的1.4倍扩大至 3.7倍。
道阻且长,转型进入分水岭,持续发展需突破三大难点
转型领军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彰显了强大的能力与韧性,其示范效应让其他企业产生极大紧迫感。然而,通过访谈我们发现,战略缺位、能力难建、价值难现是影响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难点。面对痛点,中国企业需要痛定思痛,直面挑战,才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价值的最大化。
战略缺位,数字化缺乏方向:
能力难建,数字化难以深入:
价值难现,投入无法持续:
跨越分水岭,绽放生命力:数字化转型七大行动建议
中国企业数字化行程过半,企业间数字化差距拉大,面对差距,中国企业需要明确方向,加速进程。通过对转型领军者优秀实践的分析,以及和业界专家开展的访谈,我们总结出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七个经验:
建立专门推进数字化工作的团队,获取一把手支持。明确企业定位和业务发展战略,基于业务构想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顶层战略。端到端的规划蓝图和行动计划需获得全体业务部门支持,并对项目进程进行跟踪。
强化数据治理,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,进行规模化迁移;针对云环境重组架构,提高组织行动力和敏捷性;采用新的运营方式,提升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水平;利用云平台上的先进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缩短迭代周期,按需测试原型并加速创新。
数据是企业运营变革和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,给予企业创新无限可能性。然而要将数据转变为前瞻性洞见及差异化资产,要求企业展开“数据重构”行动,梳理数据资产,建立强有力的数据战略和行之有效的数据治理机制。
充分利用新兴的数字技术,通过互联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,建立各业务环节的业务在线、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,以升级客户体验为统一目标,推动跨部门、跨职能协作,打造敏捷高效的反应体系,支持业务模式转型,满足个性化需求,提升顾客体验。
通过更优质、多元的数据来源,综合和协调地利用分析工具与先进技术 ,见微知著全方位了解自身运营的各个环节,推动流程转型,融入敏捷性和快速响应能力,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并取得突破性业务成果。
广泛引入生态合作伙伴,共同开展灵活运营模式,突破人才壁垒与组织边界。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能力互补,获取更多元的数据与人才,共同促进业务持续发展;另一方面,多元合作参与方还能帮助企业激发创新,推动创意更快落地。
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社会单元的边界越来越模糊,单一的经济效率指标已不适合主流的多赢趋势。企业需要将自己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,除了业务结果、业务能力、和管理体系等企业价值的评估外,还要兼顾多重愿景,将利益相关者的福祉纳入价值评估标准,从数据治理责任、弱势群体权益、碳结构调整等多重社会责任领域塑造全面的可持续优势。